-
4月06日
-
碧螺春里掘“黄金”的正文:
1987年前,莫厘村一直是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的经济薄弱村。2005年,莫厘村仅来自茶叶的收入就达200多万元,茶农靠茶叶户均增收2000元;“古尚锦”牌茶叶先后获得苏州市名牌产品和中国绿色食品证书。带领尚锦人脱贫致富、做优做强茶叶产业的是村党总支副书记、古尚锦茶叶股份合作社董事长费东福。
“黄金”就在家门口尚锦是东山镇莫厘村的一个自然村,坐落在莫厘峰西麓,西临太湖,背山面水,全村有茶园1000余亩,是洞庭(山)碧螺春茶的主产区之一。然而,让尚锦人困惑的是,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的洞庭(山)碧螺春身价很低,一公斤茶叶只能卖一两百元。低廉的经济效益使得茶农种植积极性不高,平时疏于管理,个别茶农甚至做起了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生意。土生土长的费东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琢磨着怎么才能让名贵的碧螺春体现应有的身价。一次,老费听说几位村民卖茶叶赚了不少钱,他眼睛一亮:“黄金”就在家门口。2001年春茶上市,尚锦村以每公斤120元左右向村民收购茶叶青叶,请人按一芽一叶挑拣,再请制茶师傅炒成精品碧螺春。20公斤碧螺春被抢购一空,每公斤卖到了1200元,这是碧螺春从来没有过的高价。
创品牌掘“黄金”2001年,尚锦村注册了“古尚锦”茶叶商标。次年春茶上市,村里再次向村民收购青叶,制作了300多公斤特级“古尚锦”牌碧螺春茶。这一年,尚锦村靠卖“碧螺春”茶赚了5万元,“古尚锦”牌碧螺春茶开始为市场所认识。这年下半年,村里还投资11万元,建起了一个300平方米的拣茶室,并添置了炒茶灶头,准备来年大干一场。
2002年底,洞庭(山)碧螺春获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费东福认为,这是打响“古尚锦”碧螺春茶千载难逢的机会。村里组建了古尚锦茶叶股份合作社,18位茶农成为合作社股东,438户茶农签约为合作社社员。茶农按合作社要求无公害种植碧螺春,青叶上交确保一芽一叶;合作社对收购的嫩芽进行挑拣,并统一包装、品牌、销售。“谁砸了‘古尚锦’牌子,我就开除谁。”费东福把质量看做生命。去年春茶上市,合作社以每公斤240元的高价收购青叶,精心制作的“古尚锦”牌碧螺春茶销售再创新高,每公斤达到5200元,不仅大大提升了“碧螺春”的身价,还带动了东西山“碧螺春”价格的总体上扬。
让“碧螺春”变成“黄金”产业链“碧螺春”里还有多少“黄金”?费东福苦思冥想,单纯卖茶叶赚的钱毕竟有限,围绕茶叶还有多少“文章”可做?费东福进行市场调研。随着休闲旅游的兴起,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众多人文景观的东山,必将会成为苏州市民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而尚锦村发展旅游业最大的优势还在于碧螺春。村里决定延伸茶业产业链,投资建办一个集种茶、制茶、卖茶、品茶、餐饮、住宿、垂钓等于一体的休闲茶坊。根据规划,古尚锦茶坊计划投资200多万元,但村里一时拿不出这么多资金。费东福想到了股份制。在他的带动下,12位村民出资入股。2003年10月1日,具有典型江南水乡特色的“古尚锦”茶坊、餐饮楼开门迎客,一炮打响。东山是著名的花果山,产有20多种果品。去年,费东福又开发了“古尚锦”系列产品,将枇杷、杨梅、柑橘、板栗等系列东山特产,用“古尚锦”品牌统一包装,进入超市销售。他说,要让五湖四海的朋友都能品尝到优质的太湖东山土特产。
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988133.com/view.asp?id=15701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