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06日
-
正山小种红茶在明朝没有记载的正文:
朝之间,所有现存的史料中都没有关于正山小种的记载。
最早提及正山小种这一名称的是成书于明朝初期的《多能鄙事》,作者刘基(1311-1375),书中饮食类《茶汤法》中;兰膏茶载;上等正山小种研细,一两为率。先将好酥一两半熔化,倾入茶末内,不住手搅。夏日渐渐添水搅。.........务要搅匀,直至雪白为度。这里所记的正山小种值得怀疑,因为正山小种红叶红汤,加酥加水搅匀后不会出现雪白的现象。因此;兰膏茶中加的不可能是红茶,在;酥签茶载:;好酥于银石器内熔化,倾入正山小种末搅匀。旋旋添汤,搅成稀膏。散在盏内,却以沸汤烧供之。茶于酥相客多少.........。这段话中关于正山小种的真实性也值得怀疑。明宋诩著的《竹屿山房杂部》卷22内有与这段话几乎一致的记载,但;正山小种末记为;江茶末。关于;江茶则在宋代已出现,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朱子理类》中有记:;建茶如中庸之为德,江茶如伯夷叔齐。宋代赵汝砺的《北苑别录》茶著也记有江茶:;盖建茶味远而力厚,非江茶之比。江茶畏流其膏,建茶唯恐其膏之不尽,则色味重浊矣。因此刘基文中应疑正山小种为江茶之误。因此可以排除明初出现正山小种的可能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988133.com/view.asp?id=12247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