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
-
金骏眉茶叶商标之争几时休的正文:
普洱茶网讯:一场历时五年之久、在中国茶界闹得沸沸扬扬的金骏眉商标之争,有望在本月底尘埃落定。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派员深入武夷山调研,要求武夷山市政府在6月30日之前,就金骏眉商标的归属问题给出一个明确的意见。
而据武夷山市工商局知情人士透露,武夷山市政府已经多次召开会议协调金骏眉商标归属问题,尽管尚未提出一个具体方案明确支持哪一家单位注册,但无论如何先将金骏眉商标注册下来,把金骏眉这个品牌留在武夷山,这一态度十分明确。
五年拉锯
从2007年起,关于金骏眉的商标之争从未间断
随着茶界神话金骏眉的走俏,从2007年起,关于金骏眉的商标之争从未间断过,曾有多家公司申请注册该商标,均被驳回。
据了解,2007年2月26日,曾有一家名为桐木茶叶的茶企向国家商标总局提出注册申请。同年3月9日,另一家武夷山茶企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也提出了申请。
但是,2009年6月,商标局先后驳回了这两家公司的申请,理由是:金骏眉是红茶的一品种名称,作为商标直接表示了本商品的品种名称和原料特点,并且容易使消费者对商品及其原料产生误认。
实际上金骏眉虽然是诞生于武夷山,但诞生之日并无人注册商标,几年下来产自全国各地茶企的金骏眉可谓琳琅满目。
申请被驳回后,桐木茶企没有再提出复审;而正山茶企则在2009年7月向商标局递交了补充材料,提出复审,并在2009年12月7日完成复审。2010年2月20日商标局发出注册公告,公告期是三个月。
如果当时没有人提出异议,金骏眉商标就正式核准,由正山注册了。今后其他茶企未经允许都不得使用金骏眉商标。福州众韬知识产权事务有限公司主任杨梅仙说。作为桐木茶企的商标申请代理人,她见证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商标争夺战。
离商标到手只有一步之遥了,就在大家都认为金骏眉商标将花落正山的时候,在公示期内,包括桐木茶企在内的武夷山桐木关红茶协会的十几家茶企联手站在了反对席上,向商标局提出异议。
于是,金骏眉商标的归属问题又充满变数,一拖再拖,历时两年尚未结案。
由于该商标所蕴含的巨大价值与该案件的棘手程度成正比,令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也备感纠结、难以决断。
呼之欲出
今年5月,工商总局要求当地政府提交明确意见
于是在今年5月15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终于派人深入武夷山当地进行调研,并走进金骏眉的诞生地桐木村,实地了解情况。据当地茶商和茶农透露,在调研过程中工商总局并没有表态,但是要求武夷山市政府在6月30日前给出一个明确意见。
记者辗转联系上武夷山市工商局的一位知情人士,他说,这段时间,武夷山市政府多次召集正山茶企和以桐木茶企为代表的桐木村16家茶企开会协商讨论。但是目前双方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互不让步。毕竟涉及各方利益,政府也不能强制进行行政干预,只能协调。
该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武夷山市政府的意见是:不管是谁,一家企业也好,一个组织也好,无论如何先把金骏眉这个商标注册下来,留在武夷山。然后武夷山当地的相关茶企再共同商议如何使用金骏眉商标。
即使最终双方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那么武夷山市政府还是会在期限内提交一个明确意见,然后等商标局的最终裁定。如果到时候双方仍不满意,争议不断,那么这场商标之争最终可能会走向司法程序。
而杨梅仙担心,争夺双方根本耗不起,拖得越久,商标的价值损失就越大,被判定成为通用名称的可能性就越大,最后谁也注册不了。
福建海峡茶叶交流协会证实了这一说法。如果30日之前拿不出具体意见,那金骏眉就铁定成为通用名称,不能再注册成为商标了。这对武夷山、福建省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相关人士透露。
茶界传奇
短短数年,价格一路见涨,如今身价已逾万元
金骏眉,诞生于2005年,数年间传奇般成为中国高端红茶的代名词。然而关于它的由来,这场商标之争的双方各执一词。而公认的创始人之一闫翼峰面对记者却三缄其口:就当它是一段传说吧。
传说大致是这样的。2003年,来自北京的闫翼峰几人给武夷山桐木村正山茶业有限公司的老板江元勋出了个主意:像做龙井一样,用小种野茶的芽尖,研发一款高端红茶。
直到2005年,当时在江元勋麾下担任制茶师的梁骏德,组织人采摘了两斤多鲜芽,根据北京茶客的要求,在正山小种红茶传统工艺基础上,采用创新工艺研发了后来声名大噪的金骏眉。
据说当时北京茶客为其取名为金骏眉,其骏字就来自制茶师梁骏德。而正山茶企作为第一泡金骏眉的研发企业,以正宗自居,这也成为其后来在商标争夺战中的重要依据。
如果当年江元勋立刻注册了金骏眉商标,想来无可非议。但是由于品牌意识的薄弱,加上金骏眉尚未成名,注册商标的事情当时没人惦记,这为日后的纷争埋下伏笔。
话说不久后梁骏德就离开了江元勋旗下的正山茶企,另立门户成为骏德茶叶的负责人。而这一边正山茶企的产量没有办法满足北京客人的需求金骏眉茶青为野生茶芽尖,摘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200-1800米高山的原生态野茶树,6万至8万颗芽尖方制成一斤金骏眉,由师傅全程手工制作,成本不菲,需耗费大量人力。
于是《骏眉令》诞生。所谓《骏眉令》,其实就是金骏眉制作工艺的介绍。闫翼峰承认,《骏眉令》是他们几人一次在茶庄喝茶后写下,交予当时桐木村正山茶企以外的茶厂推广生产金骏眉。
然后金骏眉通过北京茶客在京城奇迹般地蹿红,并且由京都向全国蔓延。短短数年,价格从问世初期的500克3600元一路见涨,如今身价已逾万元,被誉为茶界神话
桐木茶企的负责人傅连新告诉记者,早期,各家生产金骏眉的工艺都略有不同,后来在市场的反馈过程中,不断改良,工艺日渐趋同,成熟稳定。这也是日后正山茶企注册金骏眉商标遭到反对的理由之一。
金骏眉在2008年到2009年红得登峰造极,在部分城市大有送礼只送金骏眉的势头。原材料的稀缺使得真品金骏眉价格飞涨,而无商标状态的巨大市场利润则刺激山寨版金骏眉层出不穷,全国各地的金骏眉纷纷冒泡。
一方面,假金骏眉的泛滥使得金骏眉这一高端茶品牌渐渐受到质疑;另一方面,金骏眉商标无主,其巨大的品牌价值也使得有关金骏眉商标之争愈演愈烈。
两方对垒
昔日沾亲带故的茶企,因商标纠纷分裂为两阵营
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茶叶原材料的独有性,因此虽然目前全国各地都生产金骏眉,但是业内公认武夷山桐木关出产的最正宗,而且第一泡金骏眉也诞生于此。
而正山茶企,以及十几家反对他注册商标的茶企同属于桐木关的一个村落桐木村,桐木关红茶协会甚至就设立在村委会。昔日盘根错节、沾亲带故的茶企,因为这一场商标纠纷分裂为两个阵营。
一方是目前在村里规模最大的正山茶企,而另一方,据梁骏德的儿子梁天雄介绍,由16家茶企联盟,其中既有他家的骏德茶企,也有当初同样申请注册商标但被驳回的桐木茶企。
正山茶企认为,金骏眉不是一种红茶品种,在正山生产金骏眉之前,中国任何有关植物的书籍和武夷山的历史记载中,都没有这种金骏眉茶叶品种的存在。
所谓的《骏眉令》并不能充当金骏眉的商标注册建议书,它是在正山茶企做出四两金骏眉茶叶之后,由北京的闫翼峰等人撰写,并分给少数茶农的。而且尽管当时参与制作的有多名制茶师傅,但是这些师傅当时都是正山茶企的员工,并非桐木村全体村民的集体智慧结晶。采访过程中,正山茶企所有人江元勋授权的发言人代先生称,正山茶企拥有金骏眉商标是理所当然的。
而16家茶企联盟则认为,此时追究第一泡金骏眉是哪家企业生产的毫无意义。金骏眉的诞生,并不是一家之力。
业内有不少人支持这个观点,例如福建茶叶学会副秘书长姚信恩就认为,金骏眉是一个公共品牌,制作金骏眉的创意来自北京闫翼峰等人,而后在桐木村多年制作正山小种红茶的原料和制作工艺基础上,加以桐木村村民、茶企、客户集体智慧,经过不断改造和推广才有了今日的繁荣。
甚至一些茶叶经销商认为,商标被垄断后,从生产到渠道,凭正山茶企一家之力难以支撑市场,没几个人做,最后金骏眉将由热到冷,甚至可能淡出视线。
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988133.com/view.asp?id=11895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