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07日
-
武夷山大红袍的外形特征的正文:
BA�袍是武夷山五大名枞茶树,大红袍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武夷山天心寺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武夷山大红袍的优良品质,武夷山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大红袍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天心寺附近的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 武夷山大红袍的外形特征相当明显,大红袍茶书的植株属于灌木型,树冠半披张,大红袍茶树高可达2米以上,主干尚明显,分枝较密,叶梢向上斜生长,叶,一般在6-7cm,长者可达10-11cm;宽一般3cm左右,宽者可达44.3cm,中叶型,近阔椭圆形,先端钝略下垂、叶缘略向面、叶绿光亮,叶肉稍厚微隆质脆、叶尚浅尚明27-28对,叶脉79对,花型尚大,直径3cm左右,花瓣6片,萼片5片、花丝稀疏稍长,高低不齐,二倍体,茶果中等。嫩芽梢尚壮,深绿微紫,夏梢叶更显带红毫尚显,萌芽、开采期比肉桂品种迟,一般在5月10日左右(缓冬年份)。 大红袍条索紧结,大红袍条索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为酒红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三红七绿、绿叶红镶边之美感。武夷山大红袍茶叶最突出的特征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武夷山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余香。品饮武夷山大红袍,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武夷山大红袍岩茶之颠的韵味。武夷山大红袍属于小灌木,高约1米,通体均被锈色硬毛。根直而长,可达50厘米,常有锈色油点,断面带浅红色。茎直立,枝有棱。三出复叶互生。武夷山大红袍茶树夏秋开花,总状花序腋生或聚成顶生的圆锥花序,蝶形花冠紫红色。荚果斜卵形,仅一荚节,被贴生长柔毛,大红阿婆叶青紫色网脉明显。大红袍种子为椭圆形。武夷山大红袍岩茶是用无性繁育的,与福建省许多无性系茶树品种一样,亲本的优点能遗传而不变异,目前武夷山茶区所种植的大红袍,其苗木都是直接或间接从市茶叶研究所引种的。 武夷山大红袍是武夷五大名丛中极具特征的一个品种,从目前情况看,只要选择土质好的茶地,在武夷山茶区种植不存在风险。但要进一步对这一品质进行研究,摸清武夷山大红袍特征,完善改进初制工艺,最佳地发挥武夷山大红袍的品质特征,循序渐进推广之。
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988133.com/view.asp?id=10844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